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心理百科

近期活动

>>更多

联系我们

电话:0310-7889976
邮箱:
地址:临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

查看文章

您的位置:主页 > 心理百科 > 心理知识

科普心理学:情绪红绿灯

发布时间:2024-11-04  阅读:次   文字:[ ]

科普心理学:情绪红绿灯[总第10期]科普心理学:情绪红绿灯

 
 
       很多时候,我们明知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,但是我们依旧控制不住自己,选择了生气;我们明知道负面情绪会影响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可是我们依旧会纵容坏情绪渗透进生活的各个方面;我们明知道发脾气会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很多伤害,但是我们偏偏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!
 
       要知道,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,同时拥有一个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,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、工作。那么,作为家长、老师,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绪呢?
 
 
       一、追根溯源,剖析“坏情绪”
 
       “发脾气”实际上只是一种外在表现、一种结果。所以剖析孩子“坏脾气”背后的原因,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那么该如何剖析,剖析什么呢?
 
      1.挖掘“深层需求”。通常,当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,人更容易变得暴躁。但在争吵过程中,人们往往会忘记真正的需求,而是一味地发泄、放纵和放大情绪。举例来说,当父母对孩子产生了误解时,如果孩子一味地叛逆埋怨、大吵大闹,事情只会越来越糟,大家都身心俱疲;如果孩子能静下心来,心平气和说出自己的需求,父母多半会理解孩子,事情则会意想不到的简单和顺利。因此,作为父母,引导孩子们理清并说出自己的需求至关重要,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,告诉孩子,想要发脾气时,先要想一想,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什么?是否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出来?
 
 
 
       2.细探“情感盲区”。当情感关系非良性的时候,人更容易变得暴躁。一些平时受父母忽视的孩子,无缘无故地“发邪火”,多半是近期情感状态出现了问题,只是父母没有关注到。一方面,父母应在亲子关系上找原因,弄清楚最近是否忽视、误会、委屈了孩子,是否缺乏沟通,只有寻找到孩子心中“别扭”的地方,才能解开孩子的心结。另一方面,父母应关注孩子在其他关系中的情感状态。举例来说,近年来,有很多由于校园霸凌引发的悲剧,而父母只是发现孩子最近脾气异常,却没有及时探究背后的原因。如果父母及早意识到孩子在情感关系中存在的困惑和迷茫,不仅可以及时从根源上帮助孩子应对他的“坏脾气”,还可能会制止很多悲剧的发生。
 
       3.注重“言传身教”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孩子身上的问题,其实常常映射出父母身上的问题。孩子常常发脾气,也可能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。
 
 
 
       因此,作为父母,要学着反思自己的情绪问题,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:是否夫妻二人间常常吵架争执?是否常常对孩子打骂、发脾气?是否给孩子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爱、温馨、和谐的家庭氛围?
 
找出病根治病症, 从根源出发,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。
 
 
       二、运用“情绪红绿灯”,管理情绪我最行。
 
       教大家一个实用的管理情绪的方法,那就是运用“情绪红绿灯”来管理自己的情绪,大家可以把这个“法宝”传授给孩子们。
 
      下面,给大家介绍一下“情绪红绿灯”的使用方法。
 
     “红灯亮了”,停一停,觉察并接纳。
 
      当你的情绪非常糟糕的时候,当你意识到自己要发怒的时候,或者伤心、恐惧的时候,要马上亮起“红灯”的时候,那就停一停!
 
我们一定要马上停下来,不然不良的情绪会越来越糟糕。停下来之后干什么呢?察觉自己的情绪,接纳自己的情绪。告诉自己:我现在很生气,我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,任何时候我都爱我自己。这是第一步,觉察并接纳。
 
 
      “黄灯亮了”,想一想,分析和思考。
 
停下来之后呢,“黄灯就亮了”。静静想一想: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?有哪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?我为什么这么生气?我的需求是什么?我可不可以换一个方式来表达?这是第二步,分析和思考。
 
 
       “绿灯亮了”,动一动,表达与行动。
 
接着“绿灯亮了”, 就要动一动。想明白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后,就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内在需要。比如:你们总是不在家,我真的很孤单伤心,我需要你们的陪伴,你们以后尽量在9点之前回家好吗?告诉孩子,当情绪和需求是合理的,要以平和的方式来表达,父母都会认真考虑你的需求。同时,孩子也可以要求父母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改变,这样各自行动起来就开始解决问题,疏导了家庭矛盾的源头。这就是第三步,表达与行动。
 
       此外,不得不提的一点是,作为家长,必须以身作则,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。希望“情绪红绿灯”会对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帮助,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个当下!
 



上一篇:2024全国两会,心理健康工作备受关注
下一篇:没有了